企业运维管理的背景
背景:随着企业业务高速建设开展,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对企业运维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需要以业务发展为导向、运维体系为指引、运行平台为支撑,提升运维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保障业务的持续发展
行业规范与标准理念介绍
参考依据:目前运维领域主要指导和参考依据包括全球运维管理最佳实践
ITIL4、IT 服务管理体系国际标准 ISO20000、国内信息技术服务标准 ITSS、
企业 IT 治理与管理框架 Cobit 5.0 以及 GARTNER 提出的 IT
运维组织成熟度模型等
国际标准:ITSS 数据中心规范
国际规范:ITIL4
ITIL4
是行业内针对信息化运营管理领域的规范,数据中心运营评价体系覆盖所有跟信息化运维相关的管理模块
国际规范:Cobit5.0 过程能力模型
Cobit 5.0
是信息化治理的国际规范,我们本次开发工作会采纳其中“过程能力模型”融合到“数据中心运营能力评价体系”中,实现运营管理成熟度阶梯的设计
行业规范与标准理念介绍
参考依据:目前运维领域主要指导和参考依据包括全球运维管理最佳实践
ITIL4、IT 服务管理体系国际标准 ISO20000、国内信息技术服务标准 ITSS、
企业 IT 治理与管理框架 Cobit 5.0 以及 GARTNER 提出的 IT
运维组织成熟度模型等
国际标准:ITIL/ISO20000
1. ISO/IEC 20000-1:2005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第 1 部分:规范
2. ISO/IEC 20000-2:2005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第 2 部分:实施指南
GARTNER成熟度模型
Gartner Group 的成熟度模型是 IT
运维管理领域的权威模型,是行业内普遍采用的成熟度评估的基础模型,它与
ISO20000 的流程成熟度模型存在内在的一致性,所以我们选择 Gartner
的模型作为五个领域的基础模型
规划遵循的原则与规划步骤
建设过程:企业运维管理总体规划首先要遵循“自顶向下”的原则,确保总体规划的宏观性与指导性;其次要遵循“目标导向”的原则,确保总体规划的可落地与可实施;
最后要遵循“可适应性”的原则,确保总体规划能够适应未来企业业务的发展与行业内技术的创新的要求
对提升运维能力的收益分析
收益分析:整套体系的落地执行,将推动企业运维能力的有效提升,将企业从相对分散和独立的运维模式,逐步转型为集成化和整合化的运维模式,通过核心节点拉动企业整体运维能力提升
组织:紧跟运维发展趋势,促进运维工作云化、运维组织云化
流程:把好的运维实践总结提炼,指导各运维单位开展运维工作、加强过程管控
度量:检查管理与技术的成效,推动运维工作持续优化
技术:加强IT资源监、管、控能力,提升资源有效利用
组织
紧跟运维发展趋势,促进运维工作云化、运维组织云化
流程
把好的运维实践总结提炼,指导各运维单位开展运维工作、加强过程管控
度量
检查管理与技术的成效,推动运维工作持续优化
技术
加强IT资源监、管、控能力,提升资源有效利用
统一系统
度量规范
区域联动
下情上传
配置管控
容量分析
云资源管控
资源应用监控